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信陽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近日,市政府印發了《信陽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F將《規劃》解讀如下: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效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2021年9月,市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信陽市要加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本《規劃》的制定實施是我市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指標,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基礎性、指導性、綱領性指南,對于推動我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久戰,高效高質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走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前列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規劃》分為五個部分:
一是工作基礎與形勢分析。主要包含建設基礎、存在問題與機遇挑戰。
二是規劃總則。主要包含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目標、建設指標。
三是規劃任務與措施。主要包含6大體系,分別是構建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提升生態安全水平;嚴格空間開發管控,優化生態空間布局;穩步推進綠色轉型,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宜居城鄉環境,打造宜居生態生活;構建共建共享格局,培育特色生態文化。
四是重點工程與效益分析。主要包含工程內容與投資估算、效益分析。
五是保障措施。主要包含明確主體責任、加強監督考核、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科技支撐和建立參與體系5項保障措施。
一是堅持目標引領。從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目標倒推,厘清到不同階段、不同領域必須完成的任務,根據信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環境條件等實際情況,突出區域特色,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不斷提升信陽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二是堅持分階段實施。本次規劃范圍為信陽市全域,包括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潢川縣、淮濱縣、息縣和固始縣10個行政區,總面積18916 km2。規劃期限以2021年為基準年,近期為2022-2025年,遠期為2026-2030年,按照目標和問題導向、分類施策、分階段實施的思路,確保創建工作的成效。
三是堅持統籌推進落實。根據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結合信陽市實際,綜合考慮規劃目標和規劃任務,統籌安排生態制度建設、生態環境保障、生態空間優化、生態經濟提升、生態生活改善、生態文化培育等6大體系75項重點工程,總投資約383.14億元,支撐規劃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