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市行政中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工作,分析面臨形勢,安排今年“三農”重點工作和鄉村振興年度任務,持續加力推進鄉村振興扛旗,努力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
市委書記蔡松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市長陳志偉主持會議。高義、謝天學、孫同占、盧錫恩、谷昌豪、曾輝、楊進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過去一年,全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扛旗,積極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穩妥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多措并舉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全市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持續鞏固,為推動老區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扛穩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把建設農業強市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準確把握建設農業強市的優勢與短板,科學確立建設農業強市的目標任務,切實增強建設農業強市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堅決守牢保障糧食安全和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抓好產能提升、結構優化、收益保障和責任落實,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實行分類管理,拓寬增收渠道,持續強化幫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突出示范引領,深化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做到責任到人、工作落地、考核量化,確保示范區和示范引領村兩年建成、三年達效。在工作路徑、工作方法、工作標準上形成模式,引導大家明確方向、找準標桿,高質高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發揮優勢特色,做好鄉村“土特產”這篇大文章。以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為契機,立足鄉土優勢、明確發展定位,彰顯產品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做優做強產業、促進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要堅持塑形鑄魂兩手抓,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抓硬件建設,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化“投融建運”模式,逐步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抓軟件建設,持續推進“王”字型架構實體運行、協調運行、規范運行,深化“支部聯支部”、“五星”支部創建等活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提升鄉村現代治理水平。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為建設農業強市提供堅強保證。壓實“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責任,提高抓“三農”工作的能力本領,引育建強鄉村人才隊伍,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市。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拿出拼的精神,鉚足闖的勁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推動鄉村振興扛旗,為譜寫“兩個更好”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強調,要聚焦重點任務抓落實。守牢“兩條底線”,突出抓好“十百千萬”工程,積極探索示范區建設“投融建運”一體化信陽模式,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著力推動鄉村振興扛旗。要突出產業振興強支撐。在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上持續發力,做好“土特產”文章,發揮好頭部企業帶動引領作用,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穩定增收。要加強督導考核促實效。堅持清單化管理、項目化實施、責任化推進的工作機制,對重點任務、重點項目推進情況開展每月督導和全年評價,對督導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專項督查,確保圓滿完成全年既定目標任務。
會上,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義宣讀了2022年度全市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及第五次考評結果通報;對榮獲“美好人居前鋒獎”“美好人居創新獎”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了頒獎;收回了鞏固成效差、反彈嚴重的鄉鎮、街道辦事處的獎杯;羊山新區、商城縣圍繞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了典型發言;光山縣、息縣圍繞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推進工作作了典型發言。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各縣區、管理區設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