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國南北地理、氣候過渡帶和豫楚文化融合區。全市總面積1.89萬平方公里,人口913萬人,轄8縣2區和羊山新區,1個國家高新區、9個省開發區及正在建設的豫東南高新區。信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市。
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當今漢姓100個大姓中,有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源于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被譽為“中原僑鄉”。信陽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商周、春秋、戰國以來,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匯交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豫風楚韻”?,F存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子路問津、亡羊補牢、優孟衣冠、司馬光砸缸等成語故事和歷史典故的發源地,出土了新中國第一套最完整的戰國編鐘,用它演奏的“東方紅”樂曲伴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響徹太空,有孫叔敖、黃歇、費祎、魏延、陳元光、馬祖常、何景明、宋士杰、周祖培等信陽籍歷史名人,有信陽民歌、皮影戲、花鼓戲、大鼓書、彩繪泥塑、剪紙等大別山民俗風情。
信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信陽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核心區域,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是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黨的重要建黨基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戰場;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走向全國勝利的戰略轉折地。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主力部隊,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尤太忠等69位開國將軍,留下了709處重要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有30多萬英雄兒女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生命,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鑄就了以“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為內涵的大別山精神。
信陽是宜居宜業的生態綠城。信陽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被譽為“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信陽是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轄區內5個縣區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新縣、浉河區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新縣、光山縣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6.21%,高于全國、全省近15個百分點;環境空氣質量PM2.5和優良天數為全省第一;擁有大中小水庫1115座;境內有2031種野生動物和2726種高等植物。全市共有3A級以上景區69家,其中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18家,3A級旅游景區50家。云中公園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風景區和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素有“萬國建筑博覽園”之美稱;豫南明珠南灣湖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享有“中原第一湖”之美譽;出山店水庫是河南省改革開放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譽為“千里淮河第一壩”,信陽是全國少有的中心城區附近擁有兩座大型水庫的城市。
信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信陽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在300公里半徑范圍內有鄭州、武漢、合肥三個省會城市,是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物流樞紐。京廣、京九、寧西三條鐵路和京廣高鐵,京港澳、大廣、淮固、滬陜、淮信五條高速,G106、G107、G220、G230、G312、G328六條國道在境內形成多個十字交叉,普通公路實現“縣縣有國道、鄉鄉通干線、村村通硬化路。”淮河淮濱、固始港航運可通江達海。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省第三,普通干線公路、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均居全省第二,內河水運通航里程全省第一。明港機場直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西安、昆明、杭州、成都、??诘?/span>21座城市。交通樞紐優勢不斷凸顯,形成了覆蓋城鄉、內聯外通、層次分明的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信陽是物產豐富的資源寶地。信陽是中國毛尖之都,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22年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75.72億元,連續13年位居全國前三位。信陽是河南傳統餐飲歷史文化名城、河南茶筵之鄉,信陽菜歷經千年的積淀和發展,以鮮、香、爽、醇、中的獨特味道遍布16省56市,目前已推出60道省市地方標準“信陽菜”,在全國認定掛牌240家品牌示范店,品牌價值超300億元。信陽盛產水稻、小麥、油茶、板栗、銀杏、紅黃麻等作物,糧食產量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信陽礦產資源豐富,珍珠巖、膨潤土、沸石等非金屬礦規模和礦石質量聞名于國內外。珍珠巖資源儲量1億噸;膨潤土資源儲量5.1億噸;螢石資源儲量188.6萬噸;鉬礦資源儲量105.89萬噸。
信陽是前景廣闊的希望之城。信陽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是《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確定的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重點支持地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2022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196億元,同比增長3.2%,高于全國、全省增速0.2和0.1個百分點;糧食產量連續15年穩定在110億斤以上,占全國0.85%、全省8.6%;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三大需求穩中提質。2022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9%,高于全國、全省增速7.8和6.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0.1%,較上年提高27.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2%,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3.4%,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國、全省增速23.1和8個百分點;電子商務交易額完成245.39億元、同比增長4.8%,網絡零售額完成179.43億元、同比增長4.2%。質量效益穩步提高。2022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96.3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96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稅收收入96.43億元,同比增長2.9%,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0.4%,居全省第2位;高成長制造業同比增長2.6%,高載能行業同比增長0.4%。全域旅游蓬勃發展,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3927.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25.5億元。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76元,比上年增長6.0%,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和0.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
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對信陽發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首站就來到信陽,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為新時代信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賦予了重大責任、帶來了重大機遇。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2022年2月,省委書記樓陽生到信陽調研,就落實好總書記的“兩個更好”囑托,提出信陽要堅持走生態優良、生產高端、生活更好的發展路子。同時,以前瞻30年的眼光,謀劃總規模508平方公里的豫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引領信陽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我省開發區改革的試驗田、對接長三角和大灣區的“橋頭堡”。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蘇州與信陽建立對口合作關系,蘇信合作正式上升到國家層面,老區信陽邁入了歷史上最有利的發展時期。
當前,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錨定“兩個確保”,對標“十大戰略”,全面實施“1335”工作布局,全力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陽”品牌,奮力譜寫“兩個更好”新篇章,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信陽新局面!